2026年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第四阶段爆出争议战况:沙特阿拉伯主场3-2力克印度尼西亚,但比赛的三个点球判罚全部依赖VAR介入才得以确认,科威特主裁判艾哈迈德·阿里的现场判罚能力遭到资深裁判专家卡迈勒·里沙的尖锐批评。
一、VAR三度出手,主裁形同虚设
比赛第11分钟,沙特后卫坦巴蒂禁区内手球,主裁判阿里未作表示,直到VAR提示后才判罚点球。 印尼球员迪克斯主罚命中,打破僵局。
第35分钟,沙特前锋布赖坎在禁区内被印尼后卫萨尤里拉扯球衣倒地,主裁判再次漏判。 VAR二次介入,点球判罚后布赖坎亲自罚进,助沙特反超。
第87分钟,沙特球员纳瓦夫禁区内手球,主裁第三次无视犯规,VAR第三次提醒后判罚点球。 迪克斯点射梅开二度,但印尼仍以2-3惜败。
裁判专家里沙直言:“这三处犯规非常明显,主裁竟无一察觉,全靠VAR补救,这是技术判断的严重失误!
二、印尼“归化大军”难敌团队足球
展开全文
印尼本场召入20名归化球员,其中多数拥有荷兰血统,被球迷戏称为“荷兰二队”。 但球员间配合生疏,右后卫萨尤里防守屡次失误并送点,中场克洛克传球频繁失控。
反观沙特,尽管个人能力不占优,但凭借整体战术执行牢牢掌控节奏。 布赖坎不仅点球破门,更在第62分钟补射得手,完成梅开二度。
印尼主帅克鲁伊维特的排兵布阵备受质疑,尤其是对归化球员的使用效果不佳。 有球迷讽刺:“一堆昂贵零件拼不成一台机器! ”
三、争议赛程与红牌插曲
本场赛前,亚足联的赛程安排已引发不满。 沙特拥有6天休整时间,而印尼需在3天内连踢两场。 更戏剧性的是补时阶段,沙特中场卡努因拖延比赛和抗议判罚,两分钟内连吃两黄被罚下场。 但多打一人的印尼未能扳平比分,最终吞下败局。
四、中国球迷“复仇”心态围观
印尼的失利让部分中国球迷感到“解气”。
此外,印尼球迷此前在主场对阵巴林时曾出现种族主义行为,导致印尼足协受罚。
比赛结束后,印尼球员瘫坐草地,沙特全队则相拥庆祝。 裁判专家里沙的批评点出关键:当VAR成为“真正判罚者”,足球的流畅性与裁判权威正面临挑战。 而印尼的归化实验首战受挫,下一场对阵伊拉克已无退路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