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球运动,尤其是需要高强度奔跑和技巧的足球,对身体条件有着不低的门槛。通常而言,身高在一米六五左右的球员,在技术发挥上往往更加得心应手。而赵一涵,保守估计身高超过一米七五,加之浑身上下的“赘肉”,这与足球运动员的要求似乎相去甚远。一些网友甚至毫不留情地评论道:“他能跑完两百米就不错了,还踢什么球?”
“整活”大师:娱乐效果拉满
然而,抛开竞技水平不谈,赵一涵似乎深谙“娱乐至死”的传播之道。比赛尚未正式开始,他就与队友提前设计好了“庆祝动作”——一旦进球,两人便会上演一场默契的“弯腰洗头”式庆祝。这一“凡尔赛”的创意,瞬间逗乐了现场观众,更有精准点评将其命名为“苍蝇式庆祝”,引发一阵阵哄堂大笑。
与此同时,年过五旬的蔡维利(七哥)的加入,更是让这支“东北明星队”的“非主流”属性暴露无遗。在热身阶段,年事已高的蔡维利在接队友传球时显得力不从心,甚至下意识地想用手接球,场面既显尴尬又充满喜感。尽管队友给予了充足的“表演空间”,但这一幕依旧让人忍俊不禁。
而赵一涵的表现,更是“青出于蓝”。足球近在眼前,他却屡屡踢空,其笨拙的动作,连现场观众都评价“估计连初中生都踢不过”。仅仅是跑动几步,便已气喘吁吁,毫无运动天赋可言。对手轻松从他眼皮底下断球,双方在竞技水平上的巨大差距,彰显了这支“东北明星队”的纯粹“宣传”目的。
三方共赢?:足球与流量的奇妙化学反应
尽管比赛过程充满了“笑料”,但不可否认的是,“东北明星队”的出现,为本届辽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度。赵一涵和蔡维利用他们特有的“喜剧”方式,成功吸引了大量目光,为相对冷门的足球赛事注入了强大的流量。
据现场观众透露,除了赵一涵和蔡维利,后续还将有赵家班的其他成员,如谢广坤、小沈阳、四哥等人陆续到场为比赛助阵。这样的阵容,无疑进一步巩固了辽超“娱乐赛”的标签。
对于辽超赛事而言,赵一涵等人的加入,无疑是一次成功的宣传营销。他们制造的“话题度”和“娱乐效果”,吸引了平日里不关注足球的观众,扩大了赛事的受众群体。而对于观众来说,他们也在这场“不走寻常路”的足球赛中,获得了难得的欢乐。
结语
“明星”跨界踢球,这在体育界并非新鲜事,但像辽超这样,将“喜剧”元素与足球竞技如此紧密地结合,实属罕见。虽然竞技性大打折扣,但其带来的话题度和娱乐性却不可小觑。在流量至上的时代,或许这种“出圈”的营销方式,正是提升体育赛事影响力的有效途径之一。我们有理由期待,在这些“明星”的带动下,辽超能够收获更多关注,甚至为中国足球的普及与发展,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“化学反应”。
(您已关注,感谢您的支持!接下来,让我们继续期待即将到来的谢广坤、小沈阳等明星的现场打call。)"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